# 发布订阅 & 观察者模式
# 观察者模式
我认为大多数人都会同意观察者模式是学起来最好入门的,因为你从字面意思就能知道它主要是做什么的。
观察者模式 在软件设计中是一个对象,维护一个依赖列表,当任何状态发生改变自动通知它们。
看吧,即使是维基百科 (opens new window)的定义 ,也不是很难, 对吧? 如果你还不清楚,那让我用通俗易懂的来解释。
我们假设你正在找一份软件工程师的工作,对“香蕉公司”很感兴趣。所以你联系了他们的 HR,给了他你的联系电话。他保证如果有任何职位空缺都会通知你。这里还有几个候选人也你一样很感兴趣。所以职位空缺大家都会知道,如果你回应了他们的通知,他们就会联系你面试。
所以,以上和“观察者模式”有什么关系呢?这里的“香蕉公司”就是 Subject,用来维护 Observers(和你一样的候选人),为某些 event(比如职位空缺)来通知(notify)观察者。
是不是很简单!?
所以,如果你想在你的软件或者应用中实现观察者模式,你可以遵循上图这个流程。(我不想在我的文章中写任何代码,因为网上有数不清的例子)
# 发布-订阅模式
在观察者模式中的 Subject (主题) 就像一个发布者(Publisher), 观察者(Observer)完全和订阅者(Subscriber)关联。subject 通知观察者就像一个发布者通知他的订阅者。这也就是很多书和文章使用“发布-订阅”概念来解释观察者设计模式。但是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流行的模式叫做发布-订阅设计模式。它的概念和观察者模式非常类似。最大的区别是:
在发布-订阅模式,消息的发送方,叫做发布者(publishers),消息不会直接发送给特定的接收者,叫做订阅者。
意思就是发布者和订阅者不知道对方的存在。需要一个第三方组件,叫做信息中介,它将订阅者和发布者串联起来,它过滤和分配所有输入的消息。换句话说,发布-订阅模式用来处理不同系统组件的信息交流,即使这些组件不知道对方的存在。 那么如何过滤消息的呢?事实上这里有几个过程,最流行的方法是:基于主题以及基于内容。好了,就此打住,如果你感兴趣,可以去维基百科了解。
所以,我用下图表示这两个模式最重要的区别:
有感觉了吗? 我们把这些差异快速总结一下:
在观察者模式中,观察者是知道 Subject 的,Subject 一直保持对观察者进行记录。然而,在发布订阅模式中,发布者和订阅者不知道对方的存在。它们只有通过消息代理进行通信。
在发布订阅模式中,组件是松散耦合的,正好和观察者模式相反。
观察者模式大多数时候是同步的,比如当事件触发,Subject 就会去调用观察者的方法。而发布-订阅模式大多数时候是异步的(使用消息队列)。
观察者 模式需要在单个应用程序地址空间中实现,而发布-订阅更像交叉应用模式。
尽管它们之间有区别,但有些人可能会说发布-订阅模式是观察者模式的变异,因为它们概念上是相似的。
简易依赖注入实现 →